艺评
-
柳冠中: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
Scientific Art and Artistic Science 在19世纪以后,人们才认为科学是一种理性的过程,因此,是可以用数字或公式推理的,而艺术是直觉,是不能描绘的,因此应当置于科学之外。实证主义的科学文化莫名其妙的培育了一种未经证实和不符合客观的信念,即由于人类为了认识世界和自身,将知识分成了科学和艺术,于是人类也就必须分成了科学家、艺术家或…
-
田野调查与摄影:历史、当代以及对人类学的“超越”
原文发表于《中国摄影》2018年8月刊,本文有删改。 在我近十年的人类学学习中,田野调查(fieldwork)恐怕是课上讲得最多、课余最常思考的概念了。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包括了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要深入到被研究对象的生活中,通过直接积累经验和信息,来达到了解某一人群或事件的目的。作为一种广义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被广泛运用于人类学、社会学、…
-
父亲侯登科的矛盾人生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以资助中国摄影师记录中国社会变迁为宗旨。侯奖走到了第六个年头,已经成为了中国纪实摄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作为侯奖独家征稿平台的图虫网,在距离截稿日期还有约100日的今天,邀请侯登科的女儿侯小瑾谈了谈她记忆中的父亲,以及她准备如何接过这份父亲的“遗产”。 摄影 | 侯登科 采写 | 杨云鬯 “我觉得他性格对摄影的影响主要就这两方面:一个是他…
-
缔造他者的想象剧本
文/李泊岩 如何用艺术讲述一个关于相遇的故事?这可能真的是一个伪命题。在孙存明近年的艺术实践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一个与时光对话的浪荡子形象。他的艺术,可能是与某一地点的邂逅,或与某些人交流中所引发的讯息,也可能是某一块难以踢开的绊脚石……他相信,这些足以证明自己的生活。 对于生活而引发的情感波动,孙存明选择用一种较为克制、冷静的态度去处理,材料的多义性,使…
-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中译序(全文)
中文版序言 翻译:邹韵、薛梅 本书《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副标题为“在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视域下”。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本书被译介到中国看似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地区,与马克思主义并非主流的地区,这两种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相同。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意味着体制派,而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者则意味着反体制派。关于前苏联…
-
赫拉利:疫情中我们将创造怎样的世界?
作者:赫拉利,陈光宇译 人类正在面临全球危机——也许是我们这代人经历的最大危机。公众和政府在接下来几周所做的决定可能会影响世界未来几年的样貌。这些决定不只会影响我们的医疗体系,还会影响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面对危机,我们必须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但是也该考虑到这些行动带来的长远影响。当在不同选项间进行抉择时,我们不只要考虑如何克服眼前困难,更要自问危机过后…
-
齐泽克评武汉:清晰的种族主义元素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歇斯底里
来源:The Shortest Shadow Disparity 清晰的种族主义元素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歇斯底里 齐泽克/文 Disparity/订:标题里的两个短语非并置 后者含有前者 Getty Images / Gregor Sawatzki 我们中的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偷偷地遐想身处于当前的武汉,体验一种后末世(post-apocalypt…